close
行业动态 公司动态

传统家具载“礼”之道

2022/10/12

孔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作为传统社会里的道德规范,在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早已在那些岁月的守候者——传统家具中留下烙印。传统家具不仅呈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工匠技艺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演变,更与当时社会政治、宗教信仰、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具,某种程度上,也是人们身份、地位的象征。

翻开中国滚滚历史长卷,从商周到秦汉,席是人们最常用的坐具,主要分为莞席、藻席、次席、蒲席、熊席。五席的质地、特点并无等级贵贱之分,但在使用中常以茵席的多寡来体现等级差别。据《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意为不论哪种席子,凡为天子设席必五重,诸侯三重,大夫两层,等级差别于此尽显。

尤其是在周朝,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以男性为主导的国家统治加强,女性的地位开始直线下降。据《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女不能杂坐,不共用衣架,不共用梳洗用具,已出嫁的女子回家后兄弟不得与之同席而坐……诸多细微的讲究与差别,体现了封建时期礼制的严苛。

绣墩——古代女子闺房中最常见的家具,不同于象征权利、地位的“男权”坐具,多了几分圆润、秀美

到了汉代,“席”这一坐具还在继续沿用,但使用时,其长短也很有讲究。按照等级,一人独坐的席高于二人席,二人席又高于三人席或四人席。四川成都出土的画像砖《讲经图》中,讲经老者独坐榻上,身凭前几,面前一人读作一席,左边两耳并坐一席,右侧三人并坐一席。对于同席而坐的人必须要求尊卑相当,如果悬殊过大,尊者会自以为辱。因此,在古代因坐席不当,拔剑分而坐之的事情常见于史册。

画像砖《讲经图》中坐席长短跟人物等级差别相关

而后,西域胡床传入中土,在少数人中间出现了垂足坐的新习俗。根据历史记载,直至宋代,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才得到真正普及。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发展,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升华,在这一基础上,坐具变得丰富多样了。无论是帝王宝座,还是太师椅官帽椅、绣墩,各类家具的选材、造型、纹饰都以使用者的身份地位为依据。

唐五代时期开始,垂足起居代替了席地起居,高型家具开始出现

而这种等级的严苛,在封建集权的皇宫里更为明显。宫廷家具会根据帝、后、妃、嫔等主位之间明确的等级划分,家具选材上都有区别。据清代宫中现行则例记载,皇帝和太后使用的宴桌为黄花梨木纯金云纹包角桌,皇帝两张,太后一张;皇后所用宴桌为黄花梨纯银镀金云纹包角桌;皇贵妃、贵妃所用为黄花梨铜镀金云纹包角桌;嫔以下所用为黄花梨铁镀金云纹包角桌。所用桌灯、戳灯则根据数量多寡来区分等级。

古代皇宫里皇帝宝座饰以金色蟠龙图案,被视为权力的象征

礼,是构建华夏文化殿堂的基石,同时也渗透在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古代家具在其影响与规范下,成为汉文化中一道靓丽而璀璨的风景。

返回列表